发布日期:2021-12-01 浏览次数:22884
目前在青少年中常见非自杀性自残行为,如割腕。不夸张地说,我几乎每次门诊都可以遇到这样的案例。每当看见那触目惊心的道道伤痕——既有新鲜的,也有陈旧的,都让人心痛万分。但更让人心痛的是,他们常常非常平静地告诉你,“我不痛”,甚至会告诉你,“在看见出血的一刹那,我释然了!我甚至有一种快感!”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种自残行为有着多种功能,如: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引起他人的关注;要挟和控制他人;以及最常见的功能——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是一种不成熟的自我防御,与主动、直接地攻击相反,被动攻击是以攻击自身的方式来攻击他人。被动攻击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对自我的折磨、虐待和伤害,如:为他人过度着想和付出;自己过分节衣缩食却让他人大肆挥霍;为他人承担自己本可无需承担的责任;明知别人的意见会引起不利的后果依然言听计从;甚至自伤、自残;而最为严重的被动攻击就是自杀,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下以极端的方式自杀。
较之主动攻击,此类行为的攻击的作用更加强烈,且往往是攻击了他人,还让对方有口难言,只能被动承受社会舆论和自己良心的谴责。如果了解了这一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青少年在实施非自杀性自残行为如割腕时,不但不感到痛苦,反而会从中获得快感。
这类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但更多的是潜意识的,使用者往往连自己都意识不到他是在以这种方式被动地攻击他人。但此种行为的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既伤害了他人,更伤害了自己,甚至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严重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因为过度使用此种防御机制者,必定意味着在其在过去尤其是早年存在着创伤性的经历,同时也意味着该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缺乏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沟通的渠道。
此外,青少年的割腕自残还可能有更为隐秘的原因,如可能是存在某种潜意识冲突的象征性的表达。而要深入理解此种行为的潜意识含义,以及防止自残行为的再次发生,需要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如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精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必要时还需要医学处理和精神科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