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欢迎来到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

0566-3386000

池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全民共建 共赴文明之约——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之一

发布日期:2023-12-05 浏览次数:1043 发布者:


  


  图为提升改造后的主城区白洋河景观带。记者 张延鹤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提质升级的农贸市场、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无线”美好的城市天际……走进池州,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徜徉池州,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每一个拾捡垃圾的动作、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出彩。自2021年1月获得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以来,池州按照“一年大变样、两年促提升、三年抓巩固”的工作思路,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以“绣花功夫”来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一幅幅以文明为元素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文明之风吹万家

  虽然才11岁,但潘晓桐已经是一位“老红马甲”了。

  学校开展志愿活动时,她积极报名,仔细查看绿化带,不放过一片垃圾;福利院慰问时,她用可爱的笑容、温暖的话语,给老人带去温暖;小区清理“牛皮癣”时,她变身妈妈的小帮手,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潘晓桐的妈妈王洪,也是一位热心的资深志愿者。在池州,像这对母女一样,抢着“做志愿”的市民很多。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志愿者、拥护者。

  这一点,贵池区杏花村街道长岗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梅感触很深:“以前社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百般宣传也只有寥寥几人参加,如今消息发布没几分钟,人数就满了。”

  在池州,“有事找志愿者,闲时做志愿者”已经成为流行的新时尚。最新统计显示,我市注册志愿者达33.5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300万小时。

  完善线上线下群众点单、中心制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和群众评单制度,全市累计派单6100余个,创新开展文化文艺、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各类实践活动,群众对文明实践工作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

  小善渐而大德生。如今,文明之花在池州热土上开得更加绚烂。

  如何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近年来,池州大力推进“尚德之地好人池州”道德品牌建设,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9月12日9时14分,主城区翠柏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一辆小型面包车在路边倒车时,不慎将一名老人撞倒并卷入车底。危急时刻,3名交警和6名路人抬车救人。46秒后,老人从车底被救出送医。

  “当时很多人一起冲上去,抬车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参与救人的市民纪平爱告诉记者,虽然腰部受伤会耽误自己出门做工,但她丝毫不后悔当时的选择。

  所有的伟大,皆从平凡小事而来;世间的静好,只因有人默默守护。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选树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名、中国好人60名;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2名、安徽好人126名;池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9名、最美池州人及提名奖240名、池州好人651名。每一位“好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标注着精神的高度,传递着榜样的力量,展现着池州儿女的精神风貌。

  点滴之间树新风

  一座城市精神风貌的窗口,是点滴入微的文明细节。

  如今,在池城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微镜头”:“车让人”换来微笑致谢、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重要路口劝导交通、银行“一米线”让距离产生美……文明已经内化为这座城市的底色,体现在市民举手投足之间。

  “以前,我骑电动自行车上街很少戴头盔。交警的宣传、引导让我充分认识到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如今,佩戴安全头盔已成为我每天出行的‘标配’。”谈到自己佩戴安全头盔的“故事”,市民刘和钦如是说。

  “过去,每逢春节市民喜欢放烟花爆竹,那几天整个城市几乎被雾霾笼罩,噪音污染、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现在,我们把燃放鞭炮改成购买鲜花了,也很有节日氛围。”家住主城区的居民徐娇越来越喜欢现在的过年气氛。

  遛狗不拴绳一直都被称为“城市顽疾”。2021年,《池州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执法人员在主城区组织开展了10轮流浪犬收治行动,累计收治流浪犬3000余只。一系列措施推行后,养犬市民逐步树立规范养犬、文明养犬的意识。

  “适量点餐、杜绝浪费”“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标语在餐馆里随处可见;乱扔垃圾、乱刻乱画、折枝摇树的情况在景区越来越少;喜事廉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我市出台《池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从文明宣传、集中整治、完善制度等方面着手,让文明成为行动自觉,让崇德向善成为共同约定。3年来,组织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1000余场次,累计组织开展10轮入户宣传,印制发放宣传及问卷资料100余万份,群众对创建满意率达99.5%。

  创城之变获点赞

  “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真是不错!以后散步、健身不用跑远,家门口就有!”金秋时节,家住主城区科苑新村的居民王慧琴带着孙子一起溜达到小区新建的“口袋公园”,这已经成为祖孙俩每日的“必修课”。王慧琴告诉记者,谁又会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这块荒地一度是社区居民的“心病”。每到夏天,居民走过此处,都要掩鼻绕道而行。为了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市园林处决定对这个“垃圾场”进行综合整治。施工前,市园林处及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征求居民意见,最终决定将这里打造成“口袋公园”。

  园林绿化巩固提升行动是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提升行动”主要内容之一。在池州,“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

  近年来,池州以打造“最干净城市”为目标,梳理文明城市创建短板问题26大类160项,接续实施“十大整治”“十大提升”“十大巩固”行动。累计新建或维修基础设施60万平方米,完成35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提升至100%;新增公共停车位2996个、增设住宅小区充电桩200处,1.2万个人防工程停车位全部开放、67家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免费错时开放;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建成开放老年助餐点205个、新增托育托位146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体育健身场所215处,全市60%菜市达到“文明菜市”标准,城市主要交通路口便民遮阳棚实现全覆盖。“给每一位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给每一位身边的人一声亲切的问候,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池州人的“文明之约”,传递着这座城市对待他人的友善态度。

  9月19日一早,68岁的池阳街道清风社区老党员纪小平照例出去买菜,当看到路边摆放不整齐的单车时,这位老人像往常一样,放下手里的蔬菜,将单车扶正归位。纪小平说,不只是他,他所在的社区离退休老党员支部,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城市文明的心。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创建带来的成效和变化,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再到“动手干”的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随着创文进程的持续有力推进,明显感觉到池州的环境越来越美,交通井然有序,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大家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市民唐满珍说。

  践行文明承诺、共赴文明之约,是建设文明城市的题中之义。在文明创建路上,池州不懈奋进,“文明”二字,已沉淀为城市文化,升华为城市精神,内化于市民生活!(邓柱)

责任编辑:余永胜

来源:池州文明网

http://ahcz.wenming.cn/cjqgwm2022/202309/t20230922_8262943.html

 

 

 

0566-3386000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