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欢迎来到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

0566-3386000

池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三百里秋浦沿线景区引游人

发布日期:2023-09-11 浏览次数:1203 发布者:

        暑假期间,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爆火“出圈”,诗仙李白留诗17首的安徽省池州市秋浦河,也迎来了一波旅游高峰。
  秋浦河长150公里,因“溪流澄碧长似秋”故名“秋浦”,为长江一级支流,由池口注入长江。
  夏末秋初,骄阳当空,山谷清溪间,游人如织。记者了解到,随着池祁高速石台至祁门段通车,各地来石台县旅游的通达半径缩短40分钟以上,加之景区设施日益完善,客流量不断增多。

一日观光游变成多日度假游

        仙寓山下,牯牛降边,草木辉映,青翠空灵。白天山风过,夜晚可摘星。
  “请大家深呼吸,给肺洗个澡。”石台县是秋浦河的源头之一,在牯牛降龙门景区,导游一边示范,一边介绍景区特色,“这里生态体系完整,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以前,游客大多是观光游、一日游,现在主要是亲子游、度假游,一玩就是好几天。”安徽石台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负责人胡燕久说。
  近年来,牯牛降景区围绕生态康养、运动休闲、研学科普等产品业态,以“生态牯牛降、天然氧吧地”为主题特色,持续开展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皖美山水”骑行赛、非遗旅游节、登山节、泼水节等主题活动,今年以来,该景区游客接待量逐月攀高。
  来自南京的游客张先生一家,将牯牛降景区作为暑假必去的打卡点。他说:“我们连续几年暑假都会带孩子来这里玩水,也明显感觉到景区服务不断升级,游玩体验越来越好。”
  好水带活经济,石台县充分利用秋浦河优良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秋浦河沿线旅游资源,打造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目前,已开放的有秋浦河景区、怪潭漂流等7个国家4A级景区。
  7月中旬,石台秋浦河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工,此次开工的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总投资2.63亿元。石台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项目以秋浦河景观及文化为核心,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多元业态,为游客提供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康养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旅目的地。 
  山村康养游让村子富起来

         喝硒水、吃硒餐、用硒品、住硒宿,在石台县中国生态硒都会客厅,“皖美推荐官”张琴正在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特色“硒游”。
  作为中国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石台县含硒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9.7%,其中,富硒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2022年被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授予“中国生态硒都”称号。
  “富硒之地”也让这里“因硒而富”。
  入夏以来,位于仙寓山景区的仙寓镇大山村,避暑休养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山沟深处的珍硒山庄被江浙沪地区的客人订得满满当当,大多数游客结伴而来,一住就是半个月。”珍硒山庄主人陈珍告诉记者,由于看到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商机,她于2017年来这里创办了民宿。
  “大山村有民宿近200家,效益好的民宿每年经营综合收入能有30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0万元。”大山村党支部书记王自建说,仙寓山景区主打康养游,凭借富硒负氧的生态环境和凉爽的气候,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康养纳凉。康养旅游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目前,石台县已初步形成富硒农业、富硒加工业、富硒康养产业格局,开发硒茶、硒米、硒泉、硒果、富硒畜禽和富硒土特产等6大类近100多个品种。
  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池州市还推出了周末自驾康养游、亲子自驾康养游等5条养生“硒”游季康养旅游线路。专为游客周末或小长假出游需求而设计,充分展示池州康养旅游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让游客出游更方便省心。 

借力长三角东风吹绿秋浦岸 

        历史上,诗仙李白曾“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并作《秋浦歌十七首》,让曾经的小城池州,闻名于世。如今,秋浦河岸又趁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再次焕发新生机。
  据了解,近年来,池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池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活力。
  如今,这座区位优越的滨湖之城已全面融入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南京及合肥1.5小时通勤圈,成为27个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之一。秋浦河石台段也入选第二届“最美家乡河”。
  今年1月至6月,池州市共接待游客3973.86万人次,同比增长44.06%;实现旅游总收入416.84亿元,同比增长37.33%。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1300多年前,诗人的挥手召唤,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聚集池州,留下首首名篇佳作。千年后,被赞为“流淌着诗”的秋浦河岸,依旧诗意盎然。

      本文转载自池州市人民政府网,原文链接https://www.chizhou.gov.cn/News/show/665809.html

0566-3386000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