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抗疫前线的报道』——市三院援沪医疗队员日记(续)
发布日期:2022-04-21 浏览次数:3951 发布者:
2022年4月15日 心理诊疗中心余娟
披星戴月,尽绵薄之力
“生命当如夏花之灿烂,用真情加以浇灌,让它在上海尽情绽放。”在请战援沪被批准后,我心里这样给自己加油鼓劲。
4月3日21:30,医院援沪采样工作队在湿地公园集合完毕,等待各个县区人员集合再分发物资,这个时候才知道我们这一批采样工作人员是今天去明天回,来回在车上休息,下车直接投入战斗,不在上海住宿,突击完成采样任务直接返回池州隔离。一直忙到12点多才正式出发,期间老公一直全程陪同,院长也在现场送大家出征,市卫健委领导为大家做了出征动员。上车以后,我在脑子里一遍一遍的练习穿脱防护服、采样标准流程,就一个念头,就是要把采样工作做好,完成工作任务。
4月4日6点左右达到上海,工作人员准备的早点也不敢吃,水也不敢多喝,怕上厕所影响采样任务,也为了减少暴露几率。我们三院采样工作队负责一个小区,我和同事两人一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上海志愿者的引导下上门入户进行核酸采样,一直到下午4点全部完成工作任务,我们收到了数不尽的感谢,还有很多人为我们鼓掌、比心和敬礼……从紧张到疲惫,伴随着丝丝自豪感。
4月4日约22点,全队回到池州隔离点,单位领导在隔离点负责,倍感格外亲切,在经过严格规范的消杀程序后,入住自己的房间,给老公和女儿打了电话报平安,洗漱完毕后立马休息,本来以为高强度的工作会迅速入眠,但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息,看到天边缓缓升起的太阳,不禁想到了那句歌词“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难同当、福共享,挺立起了脊梁……”对啊,我庆幸我生在中国,庆幸自己是一名“白衣天使”。
2022年4月15日 老年心理科曹悦
在听说我院需抽调十名护士援沪采样工作时,我正在去上夜班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发信息向护士长申请去支援上海,先后接到了护士长和主任的电话,叮嘱我注意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当时自己心里也挺忐忑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援,也是第一次和“新冠”这么近距离的接触, 随后医院对我们进行紧急培训,培训结束回家收拾行李,带着家人的叮嘱踏上了前往上海的专车,一路上都在认真学习各项注意事项,在队伍中我年纪最小,缺乏实战经验,但是内心没有畏惧,严格按照规范穿脱防护服和核酸采样工作,也希望自己能在这场实战中提升自己,到达目的地看到记忆中本该喧嚣热闹的城市变成了一座“空城”,我的心情很复杂,在跟着当地的医务人员一起去小区上门采样时,一名小区工作者看着我隔离衣上写着“安徽·池州”立即热泪盈眶的说道“你们终于来了,真的是非常感谢”,当时的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语安慰他们,只能在心里一直默默的跟自己说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认真安全的完成这次采样工作,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大白”的责任和意义,也在祈祷希望能早日战胜这场疫情,恢复往日的平静,待到河清海晏,相逢国泰民安,上海加油!中国加油!
2022年4月15日 六病区刘建勋
昔日摩肩接踵的上海街头,如今门可罗雀,三三两两的车辆飞驰而过,神秘的志愿者组织,时而骑着小电驴又或者三轮车,运送着物资标本,或者是我这样的采集者。
2022年4月4日,我跟随援沪大部队来到了上海虹口区。“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上门,针对阳性楼层和阳性家庭的采集。”本地搭档朱老师极具耐心,带领我穿梭在各个街区,扫码、采集有条不紊的进行,防护服里汗水湿透后背,可一声又一声的“谢谢侬”,让我倍感温暖,干劲十足。春风和煦万物生,收获温情,坚定信念,致敬所有为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的人!让我们一起为上海加油!抗疫必胜!
2022年4月15日 九病区吴晓军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你我共同守沪
3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27万例,上海新冠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在这疫情严峻复杂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4月3日23时,我市第二批援沪核酸采集队披甲出征,4日6时,虹口区还在静默中,我和队友们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就立即投入到社区核酸采样工作中,作为一名援沪医务人员,我自豪生在这样的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我们民族伟大团结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坚持“动态清零”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4月9日10时左右,接到通知再次出征上海,16时左右到达上海嘉定区,分组行动,社区工作人员们及志愿者们井然有序的维持着秩序、信息扫描,我们不断重复着“请摘下口罩…张嘴…头后仰~”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忍着口干舌燥,忍着口罩系带给耳朵带来的疼痛,在一声声“谢谢”“辛苦了~”的话语中都冲散了,心里还是很温暖……
此刻从一线下来接受隔离,呆在隔离点房间里的我思绪万千,心里也真是感慨万千,那些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居委会工作人员们,他们每天都面临超负荷的工作量,超负荷的压力,网上虽然有许多对上海不满的声音,但对这些一线的工作人员也有些不公平,谁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没有谁比他们更渴望疫情的结束,还有那群可爱的志愿者们,他们用他们的行动书写着爱的篇章。回想这些天的经历,这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不知道后面还要不要再去?也不知道还要再去几次?我都做好准备,随时等待通知……常常听人们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从前听到这句话,只懂得去感恩,如今病毒无情,却让我有幸成为负重前行队伍中的一员,在和平年代也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一点奉献。我坚信待到山花烂漫时,上海依旧是人们所爱的那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