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欢迎来到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联系电话

0566-3386000

池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

中国生活遇见精神分析——第四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在合肥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6-03-23 浏览次数:6386 发布者:

中国生活遇见精神分析——第四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在合肥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中国生活遇见精神分析——专业化与大众化。大会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承办,安徽省医学会协办。

精神分析专业的国际化盛会首次落户安徽合肥

 

    2015年10 月 14上午,第四届中国精神分析大会在安徽合肥天鹅湖畔开幕。这是国内最高级别的精神分析专业的大会,也是一定范围的国际性会议。

 

    在开幕式上,会议承办方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胡兴龙院长首先致辞,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院概况和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成就。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蕴萍致辞

 

 

 

安徽省卫计委副主任武琼宇讲话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马辛讲话

 

 

 

    参会的有很多重量级的嘉宾,15位外宾分别来自德国、挪威、法国、丹麦、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以及韩国、印度、日本等10个国家,大多是本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会员和享誉世界的学者。

德国精神分析协会前主席AlfGerlach教授

 

国际精神分析常委会北美区代表Peter Loewenberg教授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Sverre Varvin教授

 

国内精神分析学界的所有顶尖人物也悉数出场,杨华渝、杨蕴萍、肖泽萍、张海音、施琪嘉、贾晓明、李晓驷、曾奇峰、张天布……可谓群星璀璨。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美国精神分析协会、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下属国际新小组(ING)等国际组织向大会发来贺电。此次会议汇集精神分析学界8个热点话题:多元文化、创伤、儿童青少年、梦的语言、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培训模式与职业化成长、翻译与出版、徽文化与精神分析。而最能体现这次国际化学术盛会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是《徽文化与精神分析》专场以及大会特别安排的人文专场——《黄梅艺术鉴赏》。会议形式包括主旨发言、论文研讨、专题研讨会和主题工作坊,除了21场大会主旨发言之外,每天下午还同时开放10个分会场,场场爆满。

    大会为期两天半。这是中国精神分析大会第一次在上海以外的城市举办,相比前几届,规模更大,议题更多。参会对象包括精神卫生专业医务人员、心理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哲学社会学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参会人数近750人。

   承办本次大会的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全国为数不多的10余家督导点之一,曾承办2003年中-德班的培训及多期国家级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项目。医院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拥有国内建科最早、规模最大的开放式病区。是部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精神病学》的参编单位。

本次大会的接待团队全部由本院医务人员组成,组织有序,优质的服务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医院抽调十多位医院医务人员一对一接待外宾,英文流利,受到外宾夸奖;医务人员还参加了多场次同声翻译,体现医院英文水平!

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生活遇见精神分析——专业化与大众化。精神分析是高度专业化的一门学科。它的有些部分高远深幽,或许只有很少的专业人士才能真正理解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精神分析像现代物理学一样,被供奉在科学的庙堂之上,跟他们的日常生活似乎毫无关系。

但是,此次大会的主题所要传达的理念是:所有的人,还有他们的所有的生活,都可能与精神分析有关。精神分析发源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大厦雏形的建立。这一研究揭示了被遗忘的创伤性经历、被压抑的情感是如何制造精神和躯体疾病的,以及这些疾病是如何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一个人的现实生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分析的理论也从深奥难懂的专业走向了普通大众的生活,许多术语如“潜意识”、“压抑”、“创伤”等都成了大众日常用语,渗透进了普通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

精神分析理论绵延百年,在中国成长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分析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创立者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

1900年《梦的解析》的出版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基础,100多年过去了,弗洛伊德的思想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既备受争议又令人叹服。后继者对他的学说不断发展、完善,精神分析理论绵延百年,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国对于精神分析的认识最早可回溯到1912年,但真正广为传播和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九十年代后期,以中—德班、中—挪班为代表的一系列连续培训项目在中国陆续开展,培训了大量的精神病医师和心理学者,这些受训者目前均在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心理治疗科、大学的临床心理系和中国政府的卫生部门起到骨干作用。其中第一批学员更是当今中国精神分析界的领军人物。

Sunny 供稿 编辑

 

0566-3386000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