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2-07 浏览次数:1983
今年十月份,在全市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刚上班的我突然接到通知,需要去火车站援助核酸采样,我没有迟疑立马响应,但又怕自己经验不足,不能胜任此项任务,好在护士长看出我的忐忑,怕我作为新人,经验不足受到危险,反复交代注意事项,护士长的耐心解答,打消了我心中的顾虑,听着她信任的话语,我自己也暗暗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每次到达火车站采样点后,我和同事先穿好防护服在站点内等待下车的旅客前来采集核酸,每当看见有序排成长龙的群众,不由得手就麻利起来,手消,采样,“请您摘下口罩,张大嘴,头后仰”,这样的话语不知道每天重复多少次,每天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桌上的试管一排一排的挤满,每次等到做完最后一个,才发现已经腰酸背痛。每天下来,我们脸上都是口罩的勒痕,身上都是湿湿的汗水。一次次的操作下来,我们也逐渐熟悉了各个环节流程,虽然有时会遇到不理解,但更多的是一声“辛苦了”。
11月22日,凌晨的一通电话打破了这片宁静,“冯艺涵吗,你们20号核酸采样疑接触到一例阳性,你们需要立马隔离,”听到这一消息,我的亲人朋友十分担心,他们不停的打电话给我,看着这么多人的关心,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要掉下来,可在他们面前我表现得很坚强,告诉他们我没事,但要配合政策,短暂的分别,隔离结束我就能回来了,于是我匆匆收拾行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人,很快来到了隔离酒店。初来隔离,有些不适,每天到点有人敲门来给我们做核酸,测量体温,虽人在隔离,但也时刻关注着主城区的疫情变化情况,当看到外面的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时,我和同事真想立刻就解除隔离,前去支援,我想既然需要短暂封闭,那就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自身学习和锻炼,为接下来的上岗做足准备。
12月2日,是我离家的第10天,我们终于要回到岗位了,上班途中,看着往日车水马龙的道路如同午夜一般静谧,我们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医护工作者,我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再来到熟悉的核酸采样点,我和同事迅速穿好防护服,做好消杀,就等着旅客下车来采核酸,现在下车的旅客没有往日的说笑放松,每个人脸上都透露着担忧和严肃,大家自觉的按照秩序的间隔排队,不少人做完核酸还不忘跟我们说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这么冷的天你们还等着给我们做核酸,真不容易”,我们付出爱也在收获爱。
12月3号,是我离家的第11天,望着天上的乌云,感觉这轮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压迫感就如这乌云一般。但是,“乌云”终究是压不垮这座城市的,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很多领导和同事都在为战胜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为我在这个集体而感到光荣。正是他们,支撑起了这座城市的“脊梁”,用每个人微弱的“星光”,汇聚成足以驱散“乌云”的星辰大海。虽然被乌云隐匿,但是这座城市依然在努力发光。
其实每个抗疫人员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孤岛,我们都愿意做一点萤火,汇聚成满天的星河。
我的对象在青阳县工作,原本我们打算明年初结婚,自我十月份支援火车站以来,我们的休息时间便很难凑在一起,所有的备婚事项,都由他去操办,这轮贵池区疫情爆发后,他也主动向组织申请下沉一线,在社区做志愿者,陪同医护人员采集信息,有时我们视频交流时,他会咨询我注意事项,同时叮嘱我自身做好防护,身在一个城市,虽不能见面,但我们能够在城市危难的时刻,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是我们都感到骄傲的时刻。